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学科获评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学科基地。学校积极探索“课堂微实践+校外大课堂”的“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相继建立了7处校外研学实践基地,研发的《曲阜市石门山地质地貌与生态安全综合考察》课程获评山东省第五批中小学生优秀研学课程。该课程基于地理学科课程标准,依托当地研学资源,主要面向高中学生,开展以地质地貌为核心的自然地理综合考察与山林生态安全考察。课程注重课本知识与大自然真实情境的密切结合,并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相融合,凸显研学课程的综合教育属性。
行知地理学社成员及研学指导老师合影
绘制“三世同堂”地质景观的成因示意图
课程开发——挖掘家乡资源,探寻研学宝藏
石门山是省级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地理研学资源丰富。课程研发组访问了曲阜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通过专家座谈、收集资料等方式,对石门山地质地貌、水文、植被状况等有了初步了解。在景区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实地考察,挖掘研学资源,勘察研学路线。通过集体研讨,确定了两个研学主题——地质地貌和生态安全,兼顾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的考察,共设置山门、藤花幄、含珠亭、生肖园、山脊休息点、胜涵峰、桃花谷、狐山西坡、黄山北麓等9个点位,20多项研学任务,进而编写出详细的研学方案和研学手册。
探究“高崖玉带”地质景观的形成过程
观测采集土壤剖面
课程实施——开设山间课堂,体现知行合一
课程研发组带领“行知地理学社”成员开启“山间课堂”的探索:峡谷和崩塌地貌、差异性风化形成的龙脊、水土保持功能的谷坊和鱼鳞坑……学生们结合研学手册,使用罗盘测量方位和岩石倾角,体验等高线地形图的野外应用,采集岩石标本,开挖土壤剖面,手机查找资料。休息时间,大家与可爱的十二生肖石雕合影;在李白杜甫吟别的含珠台,诵读“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学生们纷纷表示,山间研学不仅巩固了旧知识,收获了新知识,也提升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返校后,学生们撰写总结,制作课件,汇报成果,不仅在校内引起热议,也在全市高中学校产生了积极影响。
观察分析峡谷地貌的成因
课程完善——进阶深度研学,实现教学相长
初期的研学活动,总体上还是科普形式。课程研发组认真反思总结,继续完善课程,优化活动设计,修订研学方案,最后将9个研学点位整合成《外力作用与地貌》《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山林生态安全》三个研学专题。“学”的分量压减,“研”的分量提升,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观察,更深入地思考;要素关联、差异比较、过程拆分等新方法的应用,使课程更接近研学实践的内涵。例如,《外力作用与地貌》专题,地理教师提出问题:所见的峡谷地貌和崩塌地貌是否存在关联呢?学生们恍然大悟,峡谷的形成不仅与流水的下切侵蚀作用密切相关,而且侧向侵蚀和溯源侵蚀引发重力崩塌作用,也促进了峡谷的拓宽和延伸。初次研学时,地质地貌遗迹——“三世同堂”构造以及岩浆分异、残留体、伟晶岩等众多的新概念,让教师们深感知识的不足。他们通过慕课学习和查阅论文,突破了知识瓶颈。深度研学时,教师改进指导方式,“把黑板带到山中”,竖起便携画板,通过可视化的思维导图,拆分地质过程,边讲边画,将复杂的地质学问题变得通俗易懂。初次研学时,在大家看来,谷坊是谷坊,鱼鳞坑是鱼鳞坑;而深度研学时,教师则提出这样的问题:都是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谷坊和鱼鳞坑有何功能差异?教师在裸露坡面进行泼水实验,启发了学生们对于雨水溅蚀作用和树冠草叶拦截功能的认识。
观察分析“龙脊”地貌的成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石门山研学课程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户外实践活动的相互融合,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通过挖掘研学资源、开发研学课程、完善研学方案,也助推了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研学,不仅成就学生,也成就了教师。
报道来源:《山东教育》中学刊2023年12月封二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