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骨干教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在我校弘毅楼四楼多媒体教室举行。本次展示课由化学教研室邹燕老师执教。化学组全体教师、理科组50岁以下的中级教师及初级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分为授课和点评两个环节。

本节示范课是高二新授课——《蛋白质》,选自人教版教材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课前,邹老师以一首化学版《青花瓷》引入课题,同时穿插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寓教于乐,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后以冠状病毒切入新课,设计巧妙。之后,从生活中常见的蛋白质入手,带领学生从“初识蛋白质的存在及生物学功能”,到“认识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氨基酸”,再到“再识蛋白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不断加深同学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层层深入。邹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的育人功能,通过化学家吴蕴初的事迹,引发学生们热烈地讨论,学生发言踊跃、旁征博引,拉近了学生与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邹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的示范课,课程设计有张有弛,有讲有练,动静结合,以学生为主,学生积极上台进行演示实验,同学们认真地观察实验现象,整个课堂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效率也随之提高。本次示范课引导学生在拥有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更不要忘记积极探索未知领域,树立坚持不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发扬团结协作和爱国主义精神。

化学教研室冯潇老师对本节示范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邹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及课堂呈现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冯老师指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课程内容设计巧妙,运用大单元的教学形式来展开趣味化的高中化学课堂,将核心素养教学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程设计具有十足的化学特色,通过实验串起本节课的重点,并且实验不是教师给学生演示,而是学生给学生演示,增强了学生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兴趣,真正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注重联系实际,体现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从化学学科知识向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思维,并利用化学思维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邹老师在本次示范课中,对《有机化学基础》进行整体研读,重新整合,将具有相同的研究方法和相似的学习方法的生物大分子放在一个单元,以生动的导语、巧妙的点拨、富有节奏感的设计、层次分明的环节、问题的设置等,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这样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站在课程的视角,更系统、更科学;站在学生的立场,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邹老师把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出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呈现出来,为同学科教师呈现了高水平的示范课,课堂主线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学生参与度高,思维得到充分调动,课堂理念科学、先进,课堂效果高效、实用、针对性强,教师风采通过课堂得到了充分展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邹燕,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曲阜市学科中心组成员,三级心理咨询师。1995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曾获山东省中小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济宁市教学能手、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曲阜市优秀教师、“四好”标兵、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学科教学工作优胜奖、教学能手、基本功一等奖、优质课一等奖,校级巾帼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济宁市公开课;发表论文多篇,主编济宁市用教辅材料多部,多次主持和参与校级、济宁市级和省级课题。多年来一直担任曲师大学生参加山东省讲课比赛和研究生教学设计的指导教师。
(作者:牛欣欣 摄影:牛欣欣 吴庆政 来源: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