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师大附属中学

理解过去 提示未来——历史教研室王敏老师执教骨干教师示范课

编辑:房珊珊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9日 14:55  浏览次数:[]

5月17日下午,骨干教师示范课系列活动在我校阶梯教室举行。本次展示课由历史教研室王敏老师执教。历史组全体教师、文科组50岁以下的中级教师和初级青年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分为授课和点评两个环节。

本节示范课是高一新授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选自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本课内容头绪多、时空跨度大、理论性强。王老师以列宁、斯大林的选择为线索,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俄国革命道路的选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理解俄国建设政策的选择具有时代的合理性,同时学会辩证地认识历史。

王老师以图片的形式导入新课,带领学生重回莫斯科红场,重温那段跌宕起伏的岁月。整节课用三个篇章进行串联:革命篇,认识列宁在俄国特殊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探索篇,探讨新生社会主义政权针对不同时期的国情进行的相应调整,体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艰难;感悟篇,浅析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教训,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学生通过学习进而获得历史智慧——我们既要不忘初心、追随理想,又要面对现实、脚踏实地。

王老师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马克思、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及发展的不同认识,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理解列宁做出不同选择的缘由。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将谈话法巧妙结合其中,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的国情和时代背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影响,既锤炼了学生历史分析的关键能力,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历史学科的素养。

历史教研室刘茂森老师对示范课进行了细致精彩的点评,并对王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及课堂呈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刘老师指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教学立意有高度,三个篇章都暗含着革命与建设道路的选择要符合国情,要与时俱进;时空观念有限度,整节课把每一个问题都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充分体现了时空观念的思维品质;史料实证有信度,通过经典理论、精准数字等多种形式的丰富史料娓娓道来,史论结合;历史解释有深度,既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巨大,又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问题严重,同时还在解释中对学生进行了家国情怀的教育。

如何建构求真求实的历史课堂,如何在历史课堂上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王敏老师的这节示范课为我们呈现了一份满意的答案。教学设计的层层深入、课堂语言的精雕细琢、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深入分析问题,无一不体现了王老师娴熟的教学技能和扎实的学科素养,获得了听课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是一节优秀的骨干教师示范课。

王敏,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三级心理咨询师。2008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曾获济宁优质课一等奖、曲阜市优质课一等奖、学校“中级教师大比武”一等奖、济宁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曲师大师德先进个人、校级“巾帼标兵”等荣誉称号,发表论文十余篇,多次执教各级公开课,参与多项课题并均已结题。

(作者:杨阳 摄影:刘文衡 房珊珊 来源:教务处)

上一条:关注人类健康 渗透责任教育 ——生物教研室马欣老师执教骨干教师示范课 下一条:以生为本 智慧引领——孔石蕾老师执教骨干教师示范课

关闭

版权: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小学
地址: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
电话:0537-3517800/0537-3517818